院校专业
文理学院
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 |
专业特色:该专业是在现代大休闲、大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采用“2+1”教学模式,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校企深度融合,精准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提高就业质量,使毕业生就业能做到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同时与云南民企第一强诺仕达集团产教融合,以诺仕达集团产业链为平台,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完成部分实践性教学课程,与旗下诺仕达集团企业大学联合建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将企业学校化、学生员工化、管理者导师化、为服务现代大休闲、大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支持。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现代大休闲、大旅游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适宜在旅游休闲、生活休闲、运动休闲及其他旅游休闲关联及支持行业中工作的高端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休闲游憩概论、管理学基础、企业文化、旅游学概论、导游实务、酒店导论、休闲产业管理、民宿经营实务、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政策与法规、景区服务与管理、服务技能等。 就业方向:面向现代大休闲、大旅游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面向现代大休闲、大旅游产业的的关联产业单位从事服务、管理工作,也可以进行旅游休闲服务与管理的培训、营销、产品开发等工作。 |
应用泰语专业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泰语语言知识及语言运用能力,熟悉泰国文化、礼仪及外事相关行业服务流程,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熟练运用泰语及英语在对泰行政、贸易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业务工作的,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较强人际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双语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基础泰语、泰国与泰国社会、泰语听力与口语、泰语阅读基础、泰语写作入门、交流泰语写作、中泰翻译、日常泰语交流听力、泰语阅读解读、泰语语法、泰语分析性听力、泰语分析性阅读、泰语语音、英语阅读、英汉翻译 职业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熟悉泰国文化、风俗、旅游、经济贸易及政治社会情况,能在企事业单位对泰部门熟练运用泰语和英语进行有效沟通。 就业方向:面向外贸、外事、文化、教育、科研、旅游、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中对泰联络部门或岗位,能从事对泰外贸、会展、办公室行政、旅游服务及泰语教育等相关工作。 培养特点:本专业不仅培养学生扎实的泰语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3年不断线。我院已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第1、2学年在本校学习,第3学年赴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学习1年,修完3年所有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可获得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和泰国清莱皇家大学结业证。毕业后学生可自愿选择在泰国免试继续本科学习。修完泰方规定的本科课程,学生可获得泰方本科毕业证及学位证书。目前本专业已有6届共163名学生赴泰国学习。 |
行政管理专业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工商行政管理、涉外经济管理、金融管理、办公室管理等诸多领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成为具有一定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办公自动化技能,懂经济、法律、管理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办公室事务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秘书写作、商务谈判、公共政策、组织行为学、公共危机管理、文秘与档案管理等课程。 职业能力:系统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较先进的行政技术手段,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及操作能力,掌握信息分析、处理及管理的技术方法,掌握办公与管理自动化基本知识和手段。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较好的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具备现代行政管理人才所需的基本素质。 就业岗位: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很广,不仅可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行政工作,也可以在中外大中型企事业担任前台秘书、行政主管、行政总监、总经理助理等职,还能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 |
文秘专业 |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文秘人才的需求,主要面向各类企业,培养具有较好应用写作能力和较好英语水平、口语表达流畅、较强公关意识、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信息获取处理能力,具有文书处理、档案管理能力,具备涉内涉外经济活动中的接待与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化办公工作需要,同时具有公关、经贸业务洽谈能力的文秘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秘书原理与实务、秘书写作、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秘书心理学、秘书法律实务、会展实务、现代公关礼仪、办公自动化、中文速录、人际沟通与交流、秘书英语、企业经营与管理、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实习实训:现有文秘实训室、速录实训室、形体训练室等校内实训基地。 职业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的秘书理论基础与良好的职业素养,熟悉国家政策、法律,具备一定的行业英语表达能力、文书写作及处理能力、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能力、办公室事物管理能力、会务组织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及营销策划能力。 就业方向:可在各类企业、事业、团体、组织等单位,从事文员、秘书、助理、公关员、营销策划员及其它商务活动等工作。 |
商务英语专业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商贸、外事相关行业的业务流程,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泰语及国际商务知识在对外经贸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业务工作的,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较强人际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双语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英语语法、英语阅读、英语语音、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翻译、剑桥商务英语、工商导论、国际贸易实务、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泰语(第二外语)等以及相关课程的模拟实训。 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和泰语语言运用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熟悉商贸、外事相关行业的基本理论与业务流程。 就业方向:面向外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能从事外贸业务、会展服务、办公室行政、旅游服务及英语教育等相关工作。 培养特点:我院已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第1、2年在本校学习,第3年赴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学习1年,修完3年所有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学生可获得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和泰国清莱皇家大学结业证。毕业后学生可自愿选择在泰国免试继续本科学习。修完泰方规定的本科课程,学生可获得泰方本科毕业证及学位证书。自2019级起,本专业学生将在第3学年全部赴泰国学习1年。 |
供用电技术专业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供电企业、工矿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各种供、用电设施安装、调试、检修、运行、管理与维护及一般电气设备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成为具备一定的供、用电设施故障诊断和处理能力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供配电技术、现代建筑室内架设与安装、自动控制原理、电气CAD、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电子技术基础(模电、数电)、变频器、继电保护。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电业系统、铁道牵引供电系统、工矿企业、交通等具有各种用电设施的单位从事用电设施的安装、使用、维修及管理。从事供用电工程设计、安装、维护及供用电技术的工程管理工作。也可在装修装饰行业中从事电路布线,灯具安装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工作。 教学设备及教学条件:电气工程教研室教学团队是一支工作认真扎实、勤恳敬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其中研究生学历占50%,高级职称占37%,中级职称占37%。在2018年被评为学校“四有好老师”团队。 团队成员积极投身科研,参与国家级课题,主持、参与多项省、厅级、校级课题,主持编写多本教材。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并且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依托“德促银行贷款项目”,供用电技术专业现有实验实训室13间,各类教学生产设备136台(套),共计八百余万元,可同时容纳400名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可通过计算机仿真教学、设备模型教学、模拟操作教学等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从事电力系统发、供电企业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或生产制造企业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安装、设计、调试及技术管理工作,成为具有较强的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维护、系统集成及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电路基础、电气CAD、PLC原理及应用、电子技术基础(模电、数电)、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供配电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机拖动、变频器、继电保护、C语言程序设计等。 就业方向:在设计院、电气类、电子类、控制类等行业从事设计、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各生产企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及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电气及自动化设备、检测仪器仪表的设计开发、市场营销、生产管理和售后服务;大型楼宇、工厂、企事业单位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工作。 师资队伍及教科研成果:电气工程教研室教学团队是一支工作认真扎实、勤恳敬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其中研究生学历占50%,高级职称占37%,中级职称占37%。在2018年被评为学校“四有好老师”团队。 团队成员积极投身科研,参与国家级课题,主持、参与多项省、厅级、校级课题,主持编写多本教材。 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并且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教学设备及条件:经过“德促银行贷款项目”的实施,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成管理规范、科学,功能完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要求的实训室13间,共计八百多万实验实训设备,分设电气与控制实训室(一)(二)(三)(四)、单片机综合实训室、电力电子实训室、电子实训室、电子电路仿真与制作实训室(制作室)、电路仿真与电子制作实训室(仿真室)、电工实训室、高低压电气综合实训室、供配电综合实训室、家电维修实训室,共有各类教学生产设备136台(套),可同时容纳400名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