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重庆移通学院(原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高校直通车

 

 

 

已有 7950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 我要咨询

院校动态

【中德之窗】一体双翼,教研相长——记“德国沙龙”系列活动第三期

教学与科研对高校而言,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一对需要平衡的辩证关系。自两百多年前威廉·冯·洪堡创立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时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后,这一原则已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为了强化研究院的课题研究能力,同时提高德语教师的学术水平,德国研究院和中德应用技术学院特邀请浙江大学的李媛教授就此开展讲座。

李媛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现任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德国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分委员会委员。

李媛教授同时还是浙江省“一流课程”主讲人,浙江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省、教育部社科基金等近30项课题,出版专著5部、编著5部、译著9部,参与或主编教材10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与德国问题研究。

李教授以“德语教师学术及教学研究密码”为主题,从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三个方面完整讲述了科研工作的开展流程和注意事项,强调问题导向,突出科研结果的“新”。基于非通用语种开展科研的困境,李教授鼓励大家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积极借鉴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成熟方法,不要仅仅局限于德语或外语学科。讲座结束后李教授就老师们的提问,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并提供了许多语言学及社会学的参考书供参阅。

听完两小时的讲座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诸如“走进了科研的大门”,“为未来的科研和教改指明了方向”,“打开了思路”,“科研原来没有那么遥远” 等表述不绝于耳。同时大家也意识到自身在方法论方面的缺乏,表示将以李教授推荐的书单为起点,充分利用假期,钻研学习,成长为既能“教”也能“研”的大学教师。




图文:曹雪姣

(德国研究院、中德应用技术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