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云南工商学院-高校直通车

 

 

 

已有 11901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 我要咨询

院校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

发布日期:2018-05-14   

院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大家来到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近年来,学院在省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杨万利教授、洪新华教师、董威教授、龙志文教授的带领下及老师们的艰苦努力,始终秉持着“帮助学生成功”的教育理念,坚持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及机械电子工程等10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及新能源技术等8个专科专业。

亲爱的同学们,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获取工科技术的殿堂,是锻炼应用能力的舞台,是培育创新意识的摇篮。书声琅琅催人奋进,孜孜不倦终有成,愿同学们在这里享受探索知识的乐趣,立德修身,开拓进取,努力书写灿烂人生的新篇章。

未来10年,伴随着云南省重点战略信息产业、 数字经济、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机遇,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不断超越自我,向着更高的舞台而努力奋进!

院系特色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秉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思想,紧贴云南省数字经济建设和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布局,与国内知名企业(如华为、360、北汽新能源、江铃汽车、亚龙制造、H3C、联想、京东、微软、达内、思科、科瑞特、新大陆、泰克、云内动力、昆明重机厂等)开展了深度合作,共建行业学院与专业,突出学院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


学院专兼职教师共有197名,其中专职教师131 名,兼职教师66人。专职教师中教授35人,副教授34人,高级工程师13人,副高级以上教师82人,占比专职教师62.6%;博士7人,硕士54人,硕士以上教师61人,占比专职教师46.7%。兼职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26人,高级工程师6人,副高级以上教师36人,占比兼职教师54.5%,博士2人,硕士43人,硕士以上兼职教师45人,占比兼职教师 68.2%。70%以上教师拥有企业工作经历,80%的教师拥有10年以上教学经验,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团队平均年龄43岁,老中青结合,年龄结构极具优势。其中,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团队被省教育厅评委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云南省一流的占地面积5200平米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截止目前学校已投入1600多万实验实训设备。拥有实验实训室40余间(大学物理实验室、电子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电路元件实验室、软件开发实训室、360网络空间安全实训室、联想移动互联实训室、达内大数据实训研发中心、京东大数据运营中心、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华为ICT企业解决方案实训室、思科网络综合实训室,H3C企业网建设实训室、智能制造实验实训中心、数控加工实训室、汽车维修实验实训室、汽车构造实训室、PLC实验实训室、单片机实验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等)。

近年来,我专业学生在参加全国及省内各项专业技能的比赛中已经获得了80多项奖项,其中1个国赛一等奖,5个国赛二等奖,9个国赛三等奖,26个省赛一等奖等,29个省赛二等奖。

2019年学院获得“云南省高校边缘计算网络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第七批云南省高校重点工程研究中心(120万);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课题1项(20万);教育部协同育人7项;产教融合项目3项(21万);

2019年学院获得全国三维数字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云南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蓝桥杯”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云南省计算机网络技术大赛一等奖两个;云南省信息安全与评估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云南省物联网技术大赛二等奖;360CTF行业赛全国50强;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华为ICT学院”荣誉等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  (康庄,副教授 )

 


1、 该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等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产物,它又不断通过学科交叉、技术融合和创新,使其本身得到持续地发展。机械电子工程是多技术融合与集成而面向应用的学科,其专业应用是采用机械电子技术的各种制造过程,如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从而追求系统达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柔性;专业涉及机械电子产品的规模小,而制造过程则是一个大系统;机械电子产品本身主要是技术的集成,而制造过程还要将技术和管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等相关科学技术交融的先进制造技术。

2、 该专业的核心、特色课程有哪些?

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干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工程材料、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工程、微机原理及应用、工程测试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生产管理、先进制造技术、成型技术与模具、CAD/CAM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所有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为1:1,特别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3、 就读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由于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机电一体共同研究,是计算机技术、机械、电气电子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教学注重工程动手能力培养,课程任务重、学科跨度大。所以建议理科学生、对机电工程、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报考。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自己下定决心的同学,都可以报考,相信在老师的指引下,逐步在兴趣的引导下,经过自己努力,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

4、学生在学习该专业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该专业课程最大的亮点就是:实训课很多,要求各位同学在学习了理论课程后,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训室中、在校企合作企业中,完成相应的工程设计、制造甚至创新发明等课程作业。我们现在有30多个实验实训室,20多个校企合作企业,足够大家学习、实践使用。部分同学在毕业时还有自己的作品如无人机、避障小车、交通灯控制系统等等。

当然,学习这些工科课程,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要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要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要有不懂就问的学习方法,最重要一点:要有独立思考、钻研的坚持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保证你学有所获的不二法宝。

在学习过程中,各位同学总会遇到课程拦路虎,但大家要注意总结学习方法,问老师、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实验实训室里做实验验证等等,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5、社会上是否存在对该专业的理解误区?

很多家长朋友都认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是原来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就是机械和电气配合的专业。实际并非如此,“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技术,当时我们国家机械、电气发展水平不足而产生的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21世纪、在计算机技术得到极大发展,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电子技术共同融合产生的新技术,比如现代工业机器人,就是机械电子工程的综合体,而不是简单的机电一体化工程。

6、 该专业毕业生毕业前景如何?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机电设备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生产等工作。 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可承担创新、设计、装配、制造、生产和调试的工作,以及系统规划、方案设计、前期工作、质量控制、销售、客户服务、使用培训、咨询和售后服务的工作。

可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电子技术、新能源、机械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2) 新能源

(3) 机械/设备/重工

(4)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5) 汽车及零配件

(6) 计算机软件

(7)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8) 互联网/电子商务

可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以下工作,大致如下:

(1) 机械工程师

(2) 销售工程师

(3) 结构工程师

(4) 设备工程师

(5) 售后工程师

(6) 电子工程师

(7) 质量工程师

(8) 工艺工程师

该专业最吸引我的是?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前沿学科,集计算机、机械、电子,我在报考前就认真了解过,专业就业面广、实用性强,关键是学校有大量的实践课程,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实验和锻炼啊,不管是无人机还是机器人,都是我们努力可以达到的。只要我们自己有信心,坚持、努力,我们的汗水一定会化为最好的就业机会和幸福!

——2017级机械电子工程1班杨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