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高校直通车

 

 

 

已有 31871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 我要咨询

院校章程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1956年学校成立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位于昆明风景秀丽的西山之麓,滇池之畔。是云南省第一所省属公办艺术类职业院校,先后经历了云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云南省戏曲学校、云南省文艺学校、云南省艺术学校等历史时期。

02

2004年5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由云南省艺术学校、云南省文化厅职工大学、云南省电影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立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开设大专学历教育。2011年,因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学校恢复云南省艺术学校名称,保留中等艺术职业教育,形成大中专一体化办学格局。

03

2018年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正式归口云南省教育厅管理

学院下设戏曲学院、舞蹈学院、音乐学院、设计与传媒学院、综合艺术学院、杂技与体育艺术学院、教育学院、通识教育中心、思想政治教育部、继续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实体;拥有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省内有知名度的艺术家、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建有一批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技能大师4人,国家级技能大师2人。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先后培养了以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首席指挥家李心草,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总导演陶春,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肖学俊,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茸芭辛娜,全国戏曲梅花奖得主王玉珍、胡春华、陈亚萍以及全国戏曲红梅奖得主王润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云南省艺术院团及文化战线80%以上的艺术人才均毕业于我院,被誉为红土高原上艺术家的摇篮。

04

办学特色

学院作为云南省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云南华文教育基地、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创新重点骨干院校和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是云南省唯一一所为各艺术院团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院校,是全国唯一一所举办大专层次杂技表演专业的院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花灯表演艺术人才的院校,2017、2018年学院连续两年荣膺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05

就业优势

长期以来,学院为云南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推动云南边疆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与云南省歌舞剧院、云南省花灯剧院、云南省滇剧院、云南省杂技团以及中国演艺第一股杭州宋诚集团、华侨城、上海天坤教育集团等多家知名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开展云南地方戏滇剧、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学院以“东南亚艺术团”、“实验杂技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大篷车、百团千队红色轻骑兵和脱贫攻坚惠民演出;先后接待来自欧美、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的艺术教育代表团到校交流访问,派出教师赴海外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接收南亚东南亚、香港等地区留学生短期教育;师生参加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青年演员比赛等活动屡创佳绩;学院连续三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8%。

学校环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看大图


实习实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看大图


学校优势

01

图片

全日制应用型高职艺术院校

02

图片

全国国际影响力示范高校

03

图片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高校

04

图片

全国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高校

05

图片

云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

06

图片

云南省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示范高校

07

图片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高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备注

报考中专学制、五年制大专国际标准舞、戏曲表演专业的考生必须到我校参加专业校考,即日起至2021年6月19日前须扫描二维码进行预报名,考试时间:2021年4月24日、6月19日全天进行,考生需要带学籍证明、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户口册、一寸证件照(3张)


2021年招生专业及计划以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省教育厅批准下达的实际专业及计划为准



图片



图片



















 联系方式:

0871-68411298

俞老师:13608804382

胡老师:13769185525

彭老师:15911666528

廖老师:13211727229


  音乐学院被誉为“红土高原上音乐家的摇篮”,其前身是创建于1973年的云南省文艺学校音乐科,是云南省开设专业音乐教育较早的学院之一。


 长期以来,音乐学院为云南音乐表演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为国内外输送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人才,并培养了大批享誉全球的音乐家、教育家。如:著名指挥家李心草、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肖学俊、中央民族大学作曲系教授张朝、中央民族乐团常任指挥董锦汉、中央民族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家李沧桑、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阮昆申、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邓桂萍、海南省音协主席赵琼霞、中央电视台音频部主任方兵、上海东方明珠电台音乐主编冯波、2006年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全国总冠军茸芭莘那、新加坡交响乐团中提琴演奏家关旗等等。

 音乐学院下设四系一部:声歌系、键盘系、民乐演奏与乐器制造系、现代音乐系;音乐理论部;拥有一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开设有音乐表演、现代流行音乐、民族表演艺术、乐器制造与维护、声像工程技术五个专业群。


  音乐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师33人,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48.48%,在教学、表演、创作、科研等领域形成了学历、学缘、职称结构合理,极具教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优秀教师团队。

  音乐学院以培养实用型高职专科音乐表演人才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在艺术院团、文化馆(站)、企事业等单位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推广、音乐教育及演艺经纪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音乐表演人才,历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毕业生质量获得较高社会认可度。


  近年来,音乐学院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改革与创新步伐,科研教学方面成绩斐然,2014—2020年在全国和省级职业院校(中、高职组)技能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十余项;2018年在云南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怒族原生态弹唱《哦得得》获一等奖、古筝重奏《云之南》获二等奖、葫芦丝重奏《冒少们的欢笑》获二等奖;2020年获第十三届云南省青年演员比赛器乐赛项一等奖。在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音乐学院分别与云南花灯剧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云南省钢琴协会、昆明柏斯琴行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展校企合作,积极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联系方式:

0871-68427643

曹老师:13354619799

李老师:13577024579

施老师:13577156125


  舞蹈学院是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下设的二级学院,创办于1959年,舞蹈表演专业是西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舞蹈教育教学专业。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在历届毕业生中,涌现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马云霞、云南省歌舞剧院院长陶春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100%,被誉为“云南舞蹈家的摇篮”。


 舞蹈学院是一支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在行业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教学团队,专业负责人曹琳获批省级教学名师,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团队2014年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五部委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示范专业点,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舞蹈学院原创剧目《咿板嘟》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专业组金奖第一名, 2018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展演一等奖。《咿板嘟》》《勐尤芬芭美》获CEFA2018首届艺术职业教育舞蹈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最佳展演奖。《咿板嘟》获2020年第八届云南文学艺术奖-云南舞蹈金孔雀·特别荣誉奖。《他鲁苏》《咿板嘟》《勐尤芬芭美》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项。2019年新创剧目《拉祜》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演并获第九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作品奖,2020年首届云南原创舞蹈展演“优秀作品奖”,第六届云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并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


 多年来,与云南省歌舞剧院、中国演艺第一股-宋城演艺集团、大理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双主体”联合培养云南少数民族舞蹈表演“花蕾班” “宋城班”“大理班”等特色班级共7届,实现了“双定”(即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现建有丽江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丽水金沙》,宋城演艺集团《丽江千古情》《三亚千古情》《桂林千古情》等一批在社会上颇具影响力的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出一条具有边疆民族特色的舞蹈人才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全国具有知名度的品牌专业。


图片
图片



图片





















 联系方式:

金老师:13888802387

李老师:13211605886


 戏曲学院是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下设的二级学院,是闻名全国的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基地。戏曲学院始建于1956年,有着65年戏曲教育教学传统,是全国唯一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花灯表演人才的机构。学院紧扣戏曲艺术的发展脉搏,围绕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东南亚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以戏曲艺术传承为根基,以开展创新行动计划为契机,不断创新戏曲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先后与云南省花灯剧院、云南省滇剧院、贵州省花灯剧院等院团签订了共同联合培养协议,建设了楚雄市彝人古镇文化公司、张家界演艺公司等实习实训基地。学院逐渐形成了“双主体”“双场所”“双导师”“双身份”“双评价”为特征的中国现代学徒制戏曲表演人才培养模式,引领戏曲艺术教育发展。


 ·2010年,戏曲表演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2011年,花灯表演教学团队被评为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012年,金正明花灯艺术工作室被立项为“省级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

·2013年,花灯表演专业获批省级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2014年,表演艺术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获批省级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2015年,地方戏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获批省级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2014年,花灯表演专业的杨竣宇同学荣获第十八届中国少儿小梅花比赛金梅花奖,也是云南省戏曲教育史上最高荣誉;

·2016年,“云南花灯《白扇记》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立项为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2016年,戏曲表演专业被国家三部委遴选为“第二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2017年戏曲学院被遴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院校。


 学院锐意改革,戏曲表演专业教学质量优异,教学成果显著,在国内、省内各类技能比赛与文艺展演中,荣获了国家级奖项12项,国家艺术基金两项,省部级奖项1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戏曲学院以滇剧表演、花灯表演专业为核心,传承云南地方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培训及演艺服务,重塑戏曲人文环境,构建戏曲生态,恢复戏曲人群,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地方戏曲多样化传承、保护、创新、发展的道路。




图片



图片





















 联系方式:

0871-68426070

蒋老师:13808736559

陈老师:18669204368

耿老师:15288488568


 杂技与体育艺术学院是学院下设的二级学院,经过10年的专业内涵建设,杂技与体育艺术学院逐步发展并建设成为集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国际标准舞专业、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等3大类、5个专业的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了以表演艺术类为主体,体育健身管理与运动康复保健等多专业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特色专业群发展格局。师生荣获国际级奖项42人次,国家级奖项160多人次,升学、就业率高达98.6%。仅2020年度,我院先后有11名学生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励志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毕业生的表彰和嘉奖。2020年杂技与体育艺术学院直属党支部获批云南省教育工委第二批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组织。

 作为中国杂技表演艺术职业化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最高学府,《杂技与魔术表演现代学徒制》《省级杂技表演生产性实训基地》《云南省蒋波杂技表演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省级示范推广项目。我院建有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与云南世纪大通文化体育有限公司、昆明卓玥舞蹈培训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专业4个,拥有校级实验杂技团1个,校级国际标准舞团1个,建有“双创一就”体育健身指导与训练康复保健专业全仿真实训基地1个,现已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表演专业群发展建设新业态。2020年经云南省体育局考核认定,成为“国家职业技能(体育类)省级专业考点”,为1+X职业教育、校企双元育人内涵建设的实现,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图片
图片
图片























 联系方式:

0871-68427836

张老师:13888718849

孔老师:13888903100


 设计与传媒学院是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下设的二级学院,前身为原云南省文艺学校舞台美术科。1977年建科开办了舞台美术设计绘景班、服装道具班、美术师资班以及群众文化美术班等。2009年,部门建制从美术系更名为传媒艺术系。2016年成立二级学院命名为设计与传媒学院。

 学院在教学、设计创作、实践项目、科研成果等方面硕果颇丰,师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在教学之余教师们积极申报并完成多个院级、省级课题项目。自编教材《综合造型基础》获批云南省优秀教材、云南省精品教材;《图形创意》《版式设计与运用》获批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获批普通高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影视制作基础与实战技巧》;出版《艺情滇韵》——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花灯表演人才培养专著画册。


 2009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实习实训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2012年教师张大强教授被评为云南省教学名师,并建立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2015年建成云南省现代民族雕塑技能大师工作室。2017年建成云南省“筑梦之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学院采取校企合作“双育人”的良好机制,通过校外引进、企业锻炼、国内外培训、承担科研课题、企业项目等途径,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以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企业能工巧匠为核心,省级教学名师为引领的“校企互补、内外一体”的教师团队。


 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双育人”模式与行业内多个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最新核心技术与教学方法,建立多个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开展 “订单式”合作效果显著,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学院现有专业主要涉及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美术等专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势头学院又开设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会展策划与管理、网络营销专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联系方式:

0871-68415887

0871-65113342

杞老师:13577178596

孙老师:13888101578

张老师:15331768280

李老师:13658826145(负责:文秘、文产专业、茶叶与茶叶营销专业)

陈老师:13888388858(负责: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旅游管理专业)

李老师:13759452120(负责:戏剧影视表演、播音主持专业)


 综合艺术学院现有戏剧影视表演、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文秘、文化市场经营管理、播音与主持、旅游管理7个专业,其中播音与主持、旅游管理专业目前为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和云南省广播电视学校一体化办学。

 现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优化的专兼职教师团队,研究生学历教师超过70%,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


 近年来,通过强化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严格推行毕业双证书制度,历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交通运输类专业毕业生均在全国各大机场及航空公司就业,如北京首都机场、深圳航空、昆明长水机场、四川航空、海南航空等。


 与相关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事业单位和产业集团、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与北京翔宇通用航空集团在空中乘务专业、与昆明中云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在文秘专业中实行1+1+1产教融合模式合作办学(即一年时间在我校理论学习,一年时间在合作办学企业工学结合,一年时间在第三方企业顶岗实习),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旅游管理等专业即将与国内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有效保证高质对口就业。


 近年来,综合艺术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将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技能比赛、艺术创作、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学院先后向公共事业单位提供大中小型社会服务多项,实施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一项,由国家一级演员,综合艺术学院院长、杞嵘老师导演创作的微电影《最美舞者》《爷爷的电话》等先后获得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银奖、铜奖。教师团队参加省级、国家级教学设计能力比赛连年多次获奖,辅导学生参加各专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模拟招聘比赛等,连年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30余项。教师主持、参加艺术创作和校级、省级课题(项目)共计10余项,发表论文数十篇。李剑敏老师结合疫情大背景原创的朗诵作品《2020我们用生命去爱你》获昆明市委宣传部“声音的力量”全民朗诵大赛成年组优秀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就职航空公司历届毕业生



图片





















 联系方式:

毕老师:13608841838

杨老师:13518743339

李老师:13888269082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教育学院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崇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深厚的教育专业情怀、扎实的儿童发展支持能力和保教能力作为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立足实践,依托行业,致力于培养能够在幼儿园、中小学、早教机构、教育集团等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管理以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专门人才。学院专业特色鲜明,现有学前教育、艺术教育和早期教育三个专业。


 学院重视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具有“综合能力强、专业技能精、创新能力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其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9人,副教授7人,讲师10人,助教7人,是一支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本着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宗旨,发挥艺术院校艺术学科齐全的优势,采用校校、校园、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有校内、校外,省内、省外多家实习实训基地,与幼乐美(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水米田教育集团、北京中兴鼎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昆明梵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业内知名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引进蒙氏特色课程开展高职蒙氏教师资格认证培训,进行幼儿舞蹈教师资格认证培训,培养学生,服务社会。为学生实践教学,创业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岗前实习条件。


 近年来,学院本着夯实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实践技能课程体系,提升课堂质量,健全育训结合、德技并修的育人体制,办学成绩日益显著,在2018年、2020年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五名教师获得三等奖。2017年、2019年、2020年教育学院学生参加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前教育专业赛项荣获一、二等奖,并代表云南省参加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前教育专业赛项的比赛。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前教育赛项中荣获三等奖,突破了云南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赛项零获奖的记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联系方式:

(一)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舞蹈学院:0871-68427643
招生办公室:0871-65167771
                0871-65103248
曹老师:13354619799
魏老师:15969595060
二)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0571-87096625
网址:www.songcn.com
邮箱:SCRT@songcn.com
地址:杭州西湖区之江路148号



  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宋城演艺,股票代码:300144),是中国演艺第一股、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十强企业,连续十届获得“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称号,创造了世界演艺市场的五个“第一”:剧院数第一、座位数第一、年演出场次第一、年观众人次第一、年演出利润第一,以“演艺”为核心竞争力,成功打造了“宋城”和“千古情”品牌,产业链覆盖旅游休闲、现场娱乐、互联网娱乐,是世界大型的线上和线下演艺企业。


 宋城演艺旗下拥有74个各类型剧院、175000个座位数,超过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伦敦西区和美国百老汇全部座位数总和。


 公司下设20余个专业艺术团体,累计推出演出300余台,接待观众逾2亿人次,《宋城千古情》《三亚千古情》《丽江千古情》《九寨千古情》《桂林千古情》《张家界千古情》《炭河千古情》《明月山千古情》《大地震》《丽江恋歌》《西安千古情》等一系列大型剧目广受市场追捧与好评。


  目前宋城演艺正以“演艺宋城,旅游宋城,国际宋城,科技宋城,IP宋城,网红宋城”为战略指引,已建成和在建杭州、三亚、丽江、九寨、桂林、张家界、西安、上海、珠海、佛山、西塘、澳大利亚等数十大旅游区、三十大主题公园、上百台千古情及演艺秀,并拥有千古情演艺谷等数十个文化娱乐项目。


01

招生对象

三年制大专:符合云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条件并已报名的普通高中、三校生、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等教育和技工学校的应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

02

招生条件及要求

(一)条件:限女生,净身高163cm以上,体重48公斤以内,形象好,身体健康、比例协调:

(二)要求:入校后,通过宋城演艺集团选拔达到以上条件的学生,方可进入宋城班,给予学费补助,包就业。

03

学习福利

(一)三年制大专采取“1.5+1.5模式”,即在学校学习1年半后转到宋城演艺旗下艺术团实施舞蹈艺术实践教学1年半。学习期满后,经考核合格颁发教育部门认可的大专毕业证书。学员在毕业后,经考核达到要求标准的转为合同制演员,也可自主择业。

(二)对各宋城舞蹈班有意向、符合录用标准且经宋城确认的学生,公司可承担该名学生及1名家长赴杭州考察参观的往返交通费用(火车硬卧标准)并提供住宿。

04

实习福利

(一)实习期间,享受实习薪资3000元/月。

(二)公司食堂提供美味餐饮,公司公寓(四人间)内有免费WiFi、空调、电视、床、衣柜、热水器等完善的配套设施。

(三)员工享有生日福利、节庆福利、互助基金、团建福利、旅游福利、免费入园福利等。

(四)除每月公司规定的正常休息外,年休假为15-20天。

05

转正后福利待遇

(一)转正后薪资:舞蹈演员年薪:12至20万元;首席演员年薪:20至30万元;

(二)福利:五险一金、年终奖金、带薪年假、优秀人才落户、员工宿舍、员工食堂 、节日礼金、餐补、带薪病假、季度活动经费、员工旅游、免费入园、高温补贴、恭贺福利、慰唁福利、通讯补贴、生育红包、婚庆福利、股权激励、员工互助基金等。

06

成长之路

公司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培训环境和职业发展平台,不但可以和国内外知名同行业公司接触交流,还可以到更高学府学习深造;所有员工通过努力均有机会走上艺术团的管理岗位;如果想要转岗,公司在为你安排转岗的同时还会给予达到一定舞台年龄的演员一笔丰厚的现金奖励表示感谢。



图片



图片



















 联系方式:

0871-63520519

Email:1300474724@qq.com

邮编:650041  

吴井校区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吴井路215号(市内乘111、98、26、25、75、51路公交车至吴井桥站或乘52、57、60、67 、A2路公交车至和平村站下车即到)



  吴井校区目前在职专任教师36人,专业教师28人,高级以上职称18人。其中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双师型”教师7人。在2020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的比赛中,共获各赛项一、二、三等奖奖项25项,获奖比率超过80%。


 该校区立足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行业,面向融媒体、新媒体开设专业,2021年招生的艺术类专业有播音与主持、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工科专业是广播电视技术。


 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能够从事播音、配音、节目主持、采访报道、商业活动主持、数字文学作品制作、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直播销售等工作,适应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培养掌握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广播影视节目策划、拍摄、后期编辑制作能力,从事广播影视编辑、电视作品制作或新媒体内容制作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培养能运用广播电视相关专业知识,完成广播电视节目播控、发送、传输、接收、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及设备配置、操作等工作的理想信念坚定、具有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

按国家教育部及云南省教育厅有关政策,我院大专学生可享受以下奖、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8000元/ 年

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 年

国家助学金:一等3800元/ 年,二等2800元/ 年

云南省人民政府奖学金:6000元/ 年

云南省人民政府励志奖学金:4000元/ 年


2

中专在校学生可按国家相关资助政策申请:

中专国家助学金2000元/ 年(中专学制前两年)

免学费2000元/ 年(中专学制前三年)


3

招生专业及计划以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省教育厅批准下达的实际专业及计划为准:

学校代码:12558

三年制代码:5329

五年制代码:530732

中专代码:530305

学院地址: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龙门社区苏家村17号

邮编:650111

招生办公室电话:0871-65103248   65167771(传真)

网址:www.ynarts.cn

Email:yshuzhb@163.com


图片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图片

五年制大专、中专

预报名二维码






图片
图片

求知学艺  明理做人

图片
图片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宣传部出品